编者按:即日起,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《多维度看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壮阔前景》专题系列报道,分为发展、创新、品质、速度、活力、博爱6个系列,全方位展示学校壮阔前景。
多维度看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壮阔前景——
发展黄科生机盎然
记者 吴鹏 陈波澜 通讯员 黄俊
风雨十九载,抓特色、创品牌、立内涵、升质量,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发展,进入全省民办高校第一方阵;
昂首新时代,抢抓新机遇、确定新目标、谋划新发展,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;
开启新征程,登高望远,抓住历史机遇期,向建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发起冲刺……
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关键处落子三次飞跃成势,内涵式发展步入快车道
“生”于“湖”(遗爱湖)“长”于“湖”(何家湖)的新莆京app电子游戏,2004年创办以来,经历三次飞跃,正在内涵式发展快车道上突飞猛进。
谈起学校三次重大转型,副校长、软件工程学院院长董艳燕无比欣慰。
2012年,经历多年发展,办学环境、生源数量和教学质量都有较大提高,但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也日益凸显。校党委抓住职教发展机遇,筑高平台,改革创新体制机制、人才培养模式、校企合作模式、教学手段和方法破解难题,在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上发力,实现规模、质量、结构和效益相统一,推动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,从数量指标向质量水平转变。当年,依托“国家级计算机实训基地”这一金字招牌,合并成立校企合作创新班,开始了第一次转型,实现专业调整和优化。接着,各学院纷纷以转型后的软件工程学院为样板,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格局。
2017年,学校以第二批“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”为契机推进校企融合,“专业分流”培养模式稳步推进,第二次转型序幕拉开。
两次转型发展为学校注入了生机活力,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。2022年,以4个优势热门专业为龙头,对接市场分类别打造专业群进行第三次转型,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“无缝对接”,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体系。
三次飞跃发展,学校生源从创办学校初期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0多人;场地从近200亩扩展到1000多亩;教职工从60多名增加到800多名;专业从22个扩展到如今的36个,涵盖多个学科。
2021年,投资10亿元的何家湖校区正式启用,“一校两区”办学新格局形成,规模不断扩大。
专业调整和优化→专业分流→打造专业群,一个个关键处落子、彼此连接成势,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跃然纸上。
产教融合,理实一体,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学,学校长期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开展产教融合 办学模式。
电商传媒学院首尝“螃蟹”开展校企合作,当年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“双丰收”。去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又与“安踏天猫旗舰店”电商携手,接单量21万笔,当天实现销售额3800万元。学院教学负责人邵蕾说,“双十一”实战是产教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。
4月24日,该校理工学院实训车间里,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新型设备制作工件。
“这是我们投资100万元新建的实训室,相当于把企业生产线和管理模式搬到学校,师生变‘师徒’,实现从学校到工厂的无缝对接。”院长李巍说。
工商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(师范类)是该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的国控专业,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。学院院长谭志娇介绍,该专业已与湖北省和当地多家省、市级示范幼儿园等签订实习或就业协议。
企业的人才需求就是学校育人的追求,将课堂搬进企业,让学生在实操中得到锤炼,学生成为省内企业“香饽饽”,毕业即实现就业。
擘画新蓝图,建成本科职业院校发展之路越来越宽
4月13日,学校召开第一次申本工作研讨会,建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再次提上日程。
“实现高质量发展,提升办学综合水平,走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,是职业教育的大势所趋。”该校校长李友芳说。
进入新发展阶段,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,该校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绘就了一幅发展蓝图——
质量立校。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,以提升质量为根本,以专业建设为核心,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模式为重点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,以内涵式发展实现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的协调统一。
人才强校。创新完善以人为本、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机制,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,突出“双师”培养提高整体水平。
特色兴校。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办学特色体制机制,与产业集聚区和地方大型企业对接合作,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协同育人。
开放活校。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、知识、技术等要素参与办学,扩大校企、校校、校政、校研交流合作,激发办学活力。
依法治校。以新《职业教育法》等法律法规为遵循,完善内部治理结构、管理体制,推进依法治校、依法治教。
强专:做大做强做优高职专科教育,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,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,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。
提质:坚持质量立校,走内涵式发展道路,改革教学模式,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,营造融人文素养、职业精神、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升本: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,建成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,立足优势专科专业,探索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教育实现形式,以本科教育拉动和提升专科教育水平。
争优: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,深化专业内涵建设,建设办学定位准确,专业特色鲜明,社会服务能力强,综合办学水平领先的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。
引进领军人物,打造专业集群发展之势愈显强劲
引进行业领军人物和高学历、高职称、双师型教师、企业能工巧匠,以优势专业为龙头建设专业群,为该校提升综合办学水平提供了支撑。
博士生导师、该校交通学院副院长熊其兴教授,是新能源汽车业内公认的领军人物。2022年,他接受学校抛去的橄榄枝,将30余年汽车领域的研究成果倾情教学,为学校专业发展注入了“内生力量”。
“熊其兴的加入只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缩影,并非个例。”何家湖校区负责人李巍介绍,2020年至2022年,学校在“外引”“内培”上双向发力,成功引进了一大批教授、副教授、博士,以及一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一流人才的引进,打破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“壁垒”,学科间跨界融合、协同攻关,构筑了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平台。
“立足地方经济办专业、育人才,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‘生命线’。”该校校长李友芳认为,主动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产业需求,专业群建设加快了学校内涵发展。
到“十四五”末,该校力争建设专业群3个以上,每个专业群含3至5个专业,建设校级优势专业10个,院级骨干专业12个。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陈晓群介绍,目前学校已衍生装备制造、电子与信息、财经商贸三个大类特色专业群。
“十四五”新征程已经开启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学校冲刺职教本科院校建设大幕徐徐拉开。